建立原代小鼠肝细胞体外模型用于致癌物作用机制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155/j.0254-1793.2016.10.12

建立原代小鼠肝细胞体外模型用于致癌物作用机制研究

引用
目的:建立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致癌性试验原代小鼠肝细胞体外替代模型,以毒理基因组学方法对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改良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C57BL/6小鼠肝细胞构建原代小鼠肝细胞三明治培养模型.原代小鼠肝细胞分别给予2个遗传毒性致癌物黄曲霉素B1(aflatoxin B1,AFB1)、苯并芘[benzo(a)pyrene,BAP]和2个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匹立尼酸(WY-14643,WY)共培养24 h及48 h后,使用Affymetrix公司小鼠转录组分析基因芯片1.0(GeneChip(R) Mouse Transcriptome Assay 1.0)进行时间依赖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功能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分层聚类分析(HCA)等进一步研究了致癌物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差异表达基因的数量比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多.AFB1和BAP虽然影响化学性致癌通路和上调p53信号通路,但其致癌途径有一定差异.TAA影响氧化还原酶活性,可能造成氧化损伤.WY显著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和脂肪合成与代谢通路,可能造成细胞内脂质代谢紊乱.通过延长致癌物暴露时间能得出更多信息用于进一步分析.结论:成功建立了原代小鼠肝细胞三明治体外模型,可用于研究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作用机制,有望作为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致癌性试验体外替代候选模型之一.

毒理基因组学、小鼠原代肝细胞体外模型、致癌性试验、三明治模型、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36

R917(药物基础科学)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2012ZX09302001

2016-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785-179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药物分析杂志

0254-1793

11-2224/R

36

2016,36(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