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6/j.cnki.chin.j.conserv.dent.2015.08.004
氢氟酸酸蚀形成的两种不同微/纳米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目的:评价纯钛样品经12. 5 g/L氢氟酸(HF)酸蚀处理不同时间后形成的两种不同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生物活性的影响. 方法:将纯钛钛片平均分为3组:A组抛光处理;B组12. 5 g/L HF酸蚀1 min;C组12. 5 g/L HF酸蚀15 min. X射线能谱仪分析( EDS)其表面化学成分;亲水性试验测量样品表面的接触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计数评价BMMSCs在样品表面的早期黏附;SEM观察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及黏附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碱性磷酸酶( ALP)试剂盒测定ALP活性. 结果:酸蚀后的两组样品都可形成微/纳米级表面形貌且载入氟元素;酸蚀后的表面接触角明显小于抛光组,且C组小于B组;酸蚀后的纯钛样品表面能够促进BMMSCs的黏附、增殖和ALP活性,且C组优于B组. 结论:HF酸蚀使纯钛表面构建了不同结构的微/纳米形貌,载入了氟元素,可促进BMMSCs在纯钛表面的生物活性.
氢氟酸(HF)、酸蚀、微/纳米、表面处理、生物活性
25
R780.2(口腔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186
2015-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72-47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