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软黏土的OCR及地质成因
通过覆盖上海地区两种沉积相(滨海平原和湖沼平原)19个工程的原位十字板强度SuFV,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上海3个软黏土层的超固结比OCR及其地质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强度比SuFV/σ'v0(σ'v0为有效上覆压力)计算OCR,给出了OCR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上海软土整体上处于超固结状态,浅部具有较大的OCR且较为离散(在1.3~5.0),随深度的增加OCR迅速减小,超过约13 m后维持在一稳定的数值(平均为1.6).过去采用室内压缩试验给出的结果显著低估了上海软黏土的OCR.结合Hanzawa和Tanaka给出的模型对上海软黏土的强度及超固结地质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基本符合浅部以胶结作用为主、深部以次压缩为主的特征.浅部的胶结作用变化范围较大而深部的次压缩作用则相对稳定,并初步给出了正常压缩、胶结作用和次压缩作用对总强度的贡献.
软黏土、原位十字板强度、超固结比、胶结作用、次压缩作用
39
TU43(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2051;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6C33052;绍兴市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5B70034
2017-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