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南缘~2.5Ga钾质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壳在扬子克拉通的出露极为有限,且成分主要为TTG质片麻岩,本文报告了大别山南缘地区新发现的2.5~2.0Ga钾质花岗岩.为明确该陆壳岩石的性质,揭示扬子克拉通的早期演化历史,对花岗岩及同期基性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及对比研究.两期钾质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443~2463Ma、1995~2048Ma,其中前者的Sr含量和Sr/Y值中等,具有-0.1的εNd(t)值和略早于成岩年龄的2.87Ga模式年龄;后者的Sr含量和Sr/Y值相对前者降低,K、Rb、U、∑REE含量和LREE/HREE值升高,具有明显的Nb、Ta亏损,以及-6.8~-9.4的εNd(t)值和远大于成岩年龄的3.03~3.24Ga模式年龄.研究表明,前者代表的地壳成因主要受地幔垂向添加的模式主导,而后者可能已转变为横向增生的板块构造模式,反映了扬子克拉通的主要生长期在太古代,而元古代以后代之以俯冲碰撞导致的壳内重熔和再造.对比显示,大别山南缘所在区域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已经出现相对成熟的大陆地壳,钾质花岗岩的出现表明此时的扬子陆块已经完成克拉通化.大别山南缘与核部具有相似的成岩和变质作用历史,暗示它们整体属于扬子北缘或相关微陆块的组成部分.
扬子克拉通、大别造山带、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钾质花岗岩、板块构造、锆石年龄、稀土元素、Nd同位素
39
P588.121;P597.3(岩石学)
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KJ2022-4
2023-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247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