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硇洲岛火山碎屑成因与水下火山喷发机制
水下火山喷发作用机制不同于陆地环境喷发,随着水参与程度的变化,喷发机制趋向复杂.本文以雷琼火山群的湛江硇洲岛作为研究对象,聚焦浅海火山产物的判断依据和水下火山喷发机制.硇洲岛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岛,其上的那晏湾剖面保留了完整的火山喷发堆积序列.在那晏湾剖面的凝灰岩中,主要有三类火山成因的大粒径原生碎屑(2~5mm):塑变熔岩碎屑、碎玄玻璃及玄武玻璃,推断为不同程度水-岩浆相互作用的产物,根据水的参与程度大致排序为:碎玄玻璃>玄武玻璃>塑变熔岩碎屑.通过对硇洲岛水-火山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水-岩浆混合质量比(Mwater/Mmeh)是控制爆炸强度和火山碎屑粒度的关键因素.火山喷发序列分析表明,硇洲岛的喷发过程总体可分为三期,早期是冰岛苏特塞式喷发的浅水环境蒸汽爆炸与"火喷泉"喷发;中期过渡转为"火喷泉"喷发,伴随陆上的射汽岩浆喷发;最终以岩浆溢流式喷发结束.
浅海火山喷发、水下喷发、火山碎屑、雷琼火山群、湛江硇洲岛
39
P317(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3-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907-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