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造山带早期断裂活动的古地震制约——来自汶川科钻(WFSD)岩心的证据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龙门山造山带早期断裂活动的古地震制约——来自汶川科钻(WFSD)岩心的证据

引用
强地震是断裂活动的表现形式,可以诱发地表沉积层序项部未固结的软沉积物发生变形,形成新的变形层(即震积岩***).因此,在连续沉积剖面中赋存的多层震积岩应是断裂活动的直接证据.川西前陆盆地中的软沉积物变形记载了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信息,对认识龙门山造山带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和三号孔(WFSD-3)连续岩心剖面的岩性分析和构造研究,识别出11段不同深度的液化角砾岩层,它们是地震触发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岩层.11个液化角砾岩段厚度从~ 20m至102m不等,分布在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二-五段.这些液化角砾岩层记录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形成过程中晚三叠世断裂活动特征及趋势.这些厚度不等的震积岩粗略指示约2 ~ 20万年的地震活动长周期(地震幕),以及约4至70万年的间震期(地震幕的间隔时间),反映了龙门山断裂早期脉动式(幕式)活动特征.从不同段液化角砾岩层分布间隔规律来看,地震活跃期间隔(即间震期)越来越短,显示龙门山造山带断裂活动越来越强的趋势.结合前人地表软沉积物变形研究,我们认为龙门山造山带在晚三叠世经历了多期次的正断-逆冲活动的造山作用(至少经历14个地震活跃期),形成龙门山雏形及前陆盆地.

液化角砾岩、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古地震、断裂活动、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龙门山造山带

33

P315.2;P542.3(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226、41330211、41620104006;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1619、YYWF201601

2018-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3973-398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岩石学报

1000-0569

11-1922/P

33

2017,33(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