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以四川盆地为例
根据四川盆地与周缘造山带地貌学、深浅部结构构造及动力学机制等,其盆山结构可分为板缘(龙门山、米仓山和大巴山)突变型和板内(齐岳山、大娄山和大凉山)渐变型两类.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具有显著深部结构差异性,浅部构造具典型冲断带(山)和前陆盆地(盆)二元结构,其盆山耦合关系主要受控于深部结构的差异性和造山带的形成演化过程,现今山盆地貌反差大,地形坡度陡,盆山边界明晰.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则深部结构特征相似,浅部构造具挤压一坳陷结构、不发育大规模冲断推覆,现今山盆地貌反差小、盆山边界不清,盆山为渐变过渡关系,其盆山耦合关系主要受控于邻区(盆外)的构造变形和盆内沉积盖层中多层次滑脱作用.不同盆山结构主要通过对现今四川盆地保存条件的影响而控制现今油气分布.四川盆地现今(残存)大中型油气藏和天然气探明储量的大部分主要分布于突变型盆山结构区,尤其是秦岭构造变形控制域.
盆山结构、盆山耦合、油气分布、四川盆地
27
P544(构造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1-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2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