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上犹、陡水、龙回和乐安岩体是江西省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平均73.80%)、K<,2>O/Na<,2>O比值(平均为1.33)和ACNK值(平均为1.05);大离子元素明显富集,Ba、Sr、P、Ti负异常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HREE比值平均为6.78),Eu亏损相对明显(δEu值平均为0.39).同时,它们具有稍高的ε<,Nd>(t)值(平均为-5.7)和相对年轻的Nd模式年龄(平均为1617Ma).它们在ACF和(La/Yb)<,N>-δEu图解中,投影于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范围内;在ε<,Nd>(t)-t图解中,位于华南元古代地壳演化域内;在Rb/Sr-Rb/Ba和A/MF-C/MF图解中,它们的源区物质是泥质岩和砂质岩而不是幔源基性岩;此外,在研究区域内,迄今未发现早古生代幔源岩浆活动.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内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应归属于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其形成机制与早古生代晚期的板内作用有关,即早先受区域挤压应力场影响,武夷、南岭、赣中等块体彼此拼贴,进而增生到扬子地块之上;稍后,由于应力场的转化,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并在减压、导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位于中、上地壳层位的低成熟度泥砂质碎屑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陆内造山、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江西省
26
P588.121(岩石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1-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3456-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