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地区低温榴辉岩变质作用的P-T轨迹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0569.2005.04.006

桐柏山地区低温榴辉岩变质作用的P-T轨迹

引用
桐柏山地区发育南、北两条低温高压榴辉岩带,中间被桐柏山高级变质杂岩所分隔.本文对两条带内的4个保存完好的榴辉岩体及其退变产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和P-T条件估算.结果表明,北带榴辉岩的形成温压条件较高,为530~610℃、1.7~2.0GPa,南带榴辉岩较低,为470~520℃、1.3~1.7GPa,说明两条榴辉岩带不属于同一个高压岩片.实际上,二者分别对应于西大别地区的浒湾榴辉岩带(Ⅰ带)和七角山榴辉岩带(Ⅴ带).电子探针分析发现,所有榴辉岩中的石榴石都展示了进变质环带,而退变榴辉岩的成分环带更为复杂,即保留了早期的进变环带,也显示了晚期的低温取代以及后期相对高温条件下的再生长,由此为榴辉岩的变质作用推导出一个”发卡式”演化轨迹.这种轨迹表明,榴辉岩先是在降温条件下缓慢向上回返的,这与目前已建立的多数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快速抬升模式有所差异,而后在其进入到中地壳后又在相对较高的地温梯度下遭受退变质作用的改造.

榴辉岩、P-T轨迹、桐柏山

21

P588.348(岩石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TG1999075505;国土资源部自由探索项目2002406

2005-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081-109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岩石学报

1000-0569

11-1922/P

21

2005,2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