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成矿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0569.2004.02.011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成矿意义

引用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资源基地之一.该成矿带广泛发育与Cu-Au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早白垩世火成岩.大多数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即富集Sr而贫HREE(如:Y和Yb);但它们具有负的εNd(t)值和相对富集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0.704),因此,被称为埃达克质岩.根据岩石化学数据,研究区埃达克质侵入岩多数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部分属于钙碱性系列;而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类由于其高钾和富铁特征而属于钾质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中酸性埃达克质侵入岩经历了复杂的成岩过程,至少包括在深位岩浆房(>35~40 km深度)的分离结晶和在高位岩浆房内的分离结晶或AFC过程两个阶段,同时不排除有下地壳直接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熔体参与的可能性.富钾的火山岩则是原生岩浆在深位岩浆房(>40~50 km深度)经镁铁矿物的分离结晶过程演化而来.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邻区的区域地质构造、早白垩世岩浆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和岩浆活动的时空演变特征的综合分析,推测该成矿带在早白垩世早期处于大陆边缘岩浆弧内陆一侧,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板块的斜向俯冲作用有关;晚期由于俯冲板片迁移(变陡),岩浆岩具有弧后环境特征.俯冲板片上部所释放的超临界流体提高了地幔楔的氧逸度,使得Cu、Au等成矿元素转移到母岩浆中.而AFC成岩过程则有利于Cu、Au等元素从岩浆释放到岩浆热液中去.长江中下游地区Cu-Au成矿作用是中生代板块俯冲的后果之一.

埃达克质岩、岩石系列、大地构造背景、成矿作用、早白垩世、长江中下游地区

20

P588.121;P618.41(岩石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05-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297-31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岩石学报

1000-0569

11-1922/P

20

2004,20(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