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0569.2004.01.00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200米构造柱及变形构造初步解析
在利用成象测井资料准确地恢复岩心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建立了位于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岩心1200m精细构造柱.划分了由榴辉岩与超镁铁质岩组成的第一岩性-构造单元及由副片麻岩夹榴辉岩与超镁铁质岩透镜体组成的第二岩性-构造单元,自上而下岩石的面理产状由向东陡倾变为向南东缓倾.第一岩性-构造单元的榴辉岩与超镁铁质岩是毛北榴辉岩杂岩体的组成部分,在榴辉岩中发现以南北向拉伸线理及由北往南的剪切指向为特征的超高压变质岩早期变形举止.位于第二岩性-构造单元下部(770-1130m深度)300多米厚的韧性剪切带是地表出露的毛北韧性剪切带在孔下的延伸,剪切应变及石英组构分析表明,在伴随的退变质角闪岩相→绿帘角闪岩相→绿片岩相的转换过程中,剪切应变由自SE往NW的"逆冲"转为NW向SE的正向滑移.结合钻孔围区地质,重塑了上部由毛北榴辉岩杂岩体与副片麻岩围岩组成的轴面向SE倾斜的同斜倒转褶皱系,以及下部为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模型.钻孔验证了VSP地震反射剖面中850-1200m深度的强反射层与韧性剪切带相吻合.结合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的折返构造的研究,提出该构造模型的成因与折返阶段超高压变质地体的斜向上的挤出及后折返阶段的穹隆形成有关.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构造剖面、韧性剪切带、变形解析
20
P542.2;P551(构造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
2004-04-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