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块西南缘红泥坡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铜矿化机制——来自流体包裹体和原位S同位素的证据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20086/j.cnki.yskw.2023.0502

扬子地块西南缘红泥坡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铜矿化机制——来自流体包裹体和原位S同位素的证据

引用
扬子地块西南缘红泥坡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铜矿床.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和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分析,揭示了红泥坡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矿质沉淀机制.该矿床成矿过程分为火山-沉积期和热液成矿期.热液成矿期石英+方解石+硫化物阶段(Ⅰ)的石英中发育纯CO2包裹体、水溶液-CO2 包裹体、含固相的水溶液-CO2 包裹体、含固相的水溶液包裹体以及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各类包裹体成群分布,均一温度(106~500℃)和盐度(8.8%~59.8%)变化大.激光拉曼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中挥发分成分为H2 O、CO2 和少量CH4.火山-沉积期黄铁矿原位δ34S值为 9.18 ‰~9.34‰,为海水硫和岩浆硫的混合硫;热液成矿期硫化物的原位δ34S值为 4.42 ‰~5.26 ‰,为岩浆硫和少量地层硫的混合硫.综合矿床成矿时代、流体包裹体及S同位素组成特征,认为古元古代火山-沉积作用形成含Fe和Cu的矿源层;新元古代随着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来自深部的岩浆流体携带的大量成矿物质在向上运移过程中与中低盐度、富CO2 的变质流体发生混合,触发了成矿物质的饱和沉淀,形成了红泥坡矿床的工业铜矿体.

扬子地块西南缘、红泥坡铜矿床、拉拉矿田、流体包裹体、原位S同位素

42

P618.41;P597(矿床学)

2023-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3页

629-65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岩石矿物学杂志

1000-6524

11-1966/P

42

2023,42(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