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龙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6524.2014.06.004

西藏多龙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引用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近年来在西藏地区发现的继玉龙铜矿带和冈底斯铜矿带之后的又一成矿带,以多龙矿集区为典型代表,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为了研究多龙矿集区内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等问题,对矿集区内北东向构造带上分布的拿顿、波龙、多不杂、拿若、铁格龙以及尕尔勤6个矿床的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系统的主微量元素以及Pb-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K2O含量介于2.03% ~6.07%之间,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等),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REE介于48.95×10-6~249.02×10 6之间,LREE/HREE为4.09~21.47,显示富集轻稀土元素,δEu为0.56~1.03,平均值为0.78; 208pb/204pb在38.554~39.419之间,平均值为38.835,207 pb/204 pb在15.534~15.665之间,平均值为15.615,206pb/204pb在18.465~ 19.161之间,平均值为18.659,较为富集放射性成因铅,在铅同位素图解上位于造山铅演化线附近;(87Sr/86Sr)i在0.705 79~0.711 12之间,平均值为0.707 74;εNd(t)值介于-15.3~-1.7之间,平均值为-4.5.铅锶钕同位素显示壳幔混合特征.认为多龙矿集区形成于增生造山背景中,成矿背景为增生杂岩上发育的岛弧环境;含矿岩浆由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及熔体交代地幔并在上涌过程中得到地壳物质的加入而形成.多龙矿集区内矿床以及青草山和雄梅矿床等一系列成矿时代相近矿床的发现,表明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有望发现更多斑岩型铜矿床.

多龙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Pb-Sr-Nd同位素、构造背景

33

P588.13;P618.41(岩石学)

国家973项目2011CB403103;国际地学计划项目IGCP/SIDA-600;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6BAB01A05;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专项1212010818097

2014-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039-105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岩石矿物学杂志

1000-6524

11-1966/P

33

2014,33(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