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5909-20210107-00006
扫描信号强度对OCTA测量正常人黄斑浅层血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扫描信号强度(SS)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正常人黄斑浅层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对2020年9—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某事业单位在职职工进行系统眼科检查,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OCTA测量平均黄斑节细胞内丛状层(mGCIPL)厚度和黄斑6 mm×6 mm浅层血流密度。提取血流密度(VD)、灌注密度(PD)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等参数。纳入SS为8、9、10的患者,并分为SS8组、SS9组和SS10组。取右眼数据用于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分析比较3组间VD、PD和FAZ参数之间的差别。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黄斑VD和PD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S、年龄、性别、等效球镜度(SE)以及mGCIPL厚度对黄斑浅层血流的影响。结果::75例(75眼)健康人纳入研究,其中SS8组20眼,SS9组20眼,SS10组35眼。黄斑总体VD在SS8、SS9和SS1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c=19.86,
P<0.001)。黄斑总体PD在SS8、SS9和SS1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c=25.51,
P<0.001)。3组间FAZ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分析显示黄斑总体VD和总体PD呈正相关(
r=0.978,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平均mGCIPL厚度值每减少1 μm,总体VD减少0.05 mm
-1,总体PD减少0.002;SS每减少1个单位,总体VD减少0.55 mm
-1,总体PD减少0.02。年龄、性别和SE对VD和PD无影响。
结论::在SS为8以上的扫描中,正常人黄斑FAZ血流参数无明显差别,但是在黄斑VD和PD不同信号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在解读旁中心凹区域血流参数时需要考虑信号强度差别带来的影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信号强度、黄斑血管密度
23
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PX2020010;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Hospitals Incubating ProgramPX2020010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1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