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术后眼前节形态及调节功能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6.04.008

角膜塑形术后眼前节形态及调节功能

引用
目的 研究近视儿童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及3个月后,调节反应及调节过程中眼前节形态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实验研究.本实验共纳入18名进展性近视青少年”(14.4±2.6)岁”作为研究对象.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及持续夜戴3个月后(摘镜后2h内),在采用Badal光学系统矫正受检者屈光不正的基础上,使用开放视野型红外验光仪分别在0D、3D和5D的调节刺激下测量眼球屈光力,并计算调节反应量.同时使用实验室自行搭建的超长深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获取不同调节刺激下眼前节形态,每种刺激均重复拍摄2次.眼前节形态参数包括瞳孔直径(PD)、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以及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LAC).分析戴镜前及戴镜3个月后调节反应及眼前节形态变化量的差异,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在配戴角膜塑形镜3个月后,调节反应在3D”(1.72±0.59)D vs.(2.42±0.84)D”和5 D”(3.09±0.63)D vs.(3.61±0.86)D”刺激下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2.12,P<0.05).戴镜3个月后,2种调节刺激下调节刺激前后的△ACD、△LAC、△PD、△LT均较戴镜前变化更为显著.△ACD”3 D:(-0.11±0.04)mm vs.(-0.16±0.06)mm,t=3.88,P<0.01;5 D:(-0.15±0.05)mm vs.(-0.20±0.07) mm,t=2.37,P<0.05”、△LAC”3 D:(-2.60±0.79)mm vs.(-3.81±1.08)mm,t=3.96,P<0.01;5 D:(-3.57±1.14)mm vs.(-4.32±1.36)mm,t=2.08,P<0.05”、△LT”3 D:(0.22±0.13)mm vs.(0.27±0.06)mm,t=-1.94,P<0.05;5 D:(0.26±0.09)mm vs.(0.30±0.10)mm,t=-1.99,P<0.05”在戴镜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PD仅在3 D”(-1.55±0.42)mm vs.(-1.71±0.37)mm”调节刺激下变化量具有统计学意义(t=1.76,P<0.05).结论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过程中调节反应及眼前节形态的变化幅度增大,调节滞后减少,调节功能得到改善.

角膜塑形术、近视、调节,眼、眼前节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869;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40148;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170869;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Project of WenzhouY20140148

2016-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32-23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1674-845X

11-5909/R

18

2016,18(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