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4.03.002
上海市学龄儿童屈光与立体视锐度的调查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屈光状态和立体视的分布特征以及立体视锐度、屈光状态与年龄、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整群抽样,随机抽取上海市8所小学,对抽取到的学校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立体视、电脑验光、眼轴长度等眼科检查.根据年龄(6岁组、7岁组、8岁组、9岁组及10岁组)及屈光状态(正视组、轻度近视组、中高度近视组、轻度远视组及中高度远视组)分组.对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中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并采用等级相关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学龄期儿童随年龄的增长,近视的检出率有上升的趋势,远视的检出率有下降的趋势,经等级相关分析,近视的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0.427,P<0.01),远视的检出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269,P<0.01).不同年龄组裸眼视力正常儿童的立体视锐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 Wallis检验,x2=88.867,P<0.01),其中6岁组与7岁组立体视锐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4,P<0.01),7岁组与8岁组、8岁组与9岁组、9岁组与10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屈光状态儿童立体视异常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294,P<0.01).不同屈光状态立体视锐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 Wallis检验,x2=67.428,P<0.01),其中中高度远视组(Z=2.584,P<0.01)、中高度近视组(Z=2.138,P<0.01)及轻度远视组(Z=1.819,P<0.01)立体视锐度与屈光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轻度近视组与屈光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轴长度有随年龄而增长的趋势,不同年龄组眼轴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5.248,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学龄儿童眼球存在由远视到正视再到近视的发展过程;立体视发育成熟年龄在7~8岁,远视及中高度近视对学龄儿童立体视的建立影响较大;学龄儿童眼轴长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
屈光不正、深度知觉、儿童(6-12)、小地区分析、数据收集、横断面研究
16
R778;R681.5;O224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项目;上海市卢湾区卫生局项目
2014-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