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4.01.008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引用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CEC)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自身对照研究.50例(5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角膜内皮显微镜(CSM)对手术前及术后12个月角膜中央及5.5 mm处12点、3点、6点、9点5个点位,每一点位的5个区域(中央-C、上方-S、颞侧-T、鼻侧-N、下方-I),共25个点的CEC进行拍照及图像合并.计算图像数字化后的CSM常用参数及新参数:细胞分型比例、细胞边长变异、角度变异、暗区面积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Dunnett-q检验比较各象限参数与中央区参数,手术前后的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细胞密度(CD)[术前(2 854-±290) cells/mm2、术后(2 035±150)cells/mm2,t=17.86]、平均细胞面积(Save)[术前(351土29)μm2、术后(606±59)μm2,t=2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六角形细胞比例(HEX)[术前(63.5±4.2)%、术后(61.2±3.7)%]、六角形细胞边长变异(Ev)[术前(19.7±2.5)%、术后(20.2±2.2)%]、六角形细胞角度变异(Av)(术前158.4°±27.5°、术后155.3°±19.1°)、多边形细胞比例[术前(12.3±2.7)%、术后(11.2±3.4)%]、五边形细胞比例[术前(4.8土2.2)%、术后(5.7±2.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EC暗区数量(术前0.31±0.14、术后0.83±0.25,t=18.65)及暗区面积[术前(81.3±55.2)μm2、术后(244.9±131.6)μm2,t=5.2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12个月,以上CEC参数在角膜中央5.5 mm范围内的4个代表性点位(12点位、3点位、6点位、9点位)和中央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白内障术后的较长时间内CEC未完全再平均分布,采用多象限多点位分析的方法更能反映整个角膜CEC的特点.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手术损伤、细胞密度

16

R776.1;R473.77;R339.1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247

2014-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6-4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1674-845X

11-5909/R

16

2014,1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