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1.04.010
屈光不正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屈光不正对人眼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0年10月至201 1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17例和无屈光不正的受试者17例,按照屈光状态与眼别进行分组。屈光不正者未戴镜矫正条件下17只主导眼为ADa组,17只非主导眼为ANa组;屈光不正者戴镜矫正条件下17只主导眼为ADb组,非主导眼为ANb组;正常受试者主导眼为ND组,非主导眼为NN组。采用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对受试者双眼分别进行注视性眼球运动记录,采用自编的Matlab程序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成分进行识别、提取和分析。对各组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发生频率、微扫视间隔时间等量化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采用Turkey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组间平均微扫视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Da组(5.42%±0.26%)、ANa组(5.48%±0.25%)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幅度变异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7,P<0.01);ADa组[(55.25±2.40)°/s]、ANa组[(54.51±1.77)°/s]微扫视峰值速度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小(F=311.84,P<0.01);ADa组[(1.56±0.03 )Hz]、ANa组[( 1.57±0.05)Hz]微扫视发生频率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低(F=155.25,P<0.01);ADa组[(558±23)ms]、ANa组[(555±22)ms]微扫视间隔时间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长(F=102.12,P<0.01);屈光不正者戴镜或不戴镜及正常受试者主导眼与非主导眼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屈光不正者戴镜条件下与正常受试者比较,各项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屈光不正可影响人眼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行为,表现为微扫视幅度变异度增加、峰值速度降低、发生频率降低及微扫视间隔时间延长。戴镜可矫正屈光不正患者微扫视的异常。
屈光不正、眼扫视、注视、眼、眼球运动
13
R77(眼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0730099
2011-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7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