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褐彩蝠在西藏和湖北的新发现及彩蝠属物种在我国分类与分布的探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375/ysdwxb.20230102

暗褐彩蝠在西藏和湖北的新发现及彩蝠属物种在我国分类与分布的探讨

引用
2017年7月在湖北省通山县金家田(29°22′18″N,114°34′35″E)采集到蝙蝠6只(5♀,1),2021年7月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29°18′50″N,95°19′9″E)采集到蝙蝠1只(性别不详),在该县白玛岗东417 m林道(29°19′8″N,95°17′58″E)采集到蝙蝠1只().该批标本体型较小,前臂长(34.49±0.62)mm,颅全长(14.79±0.50)mm;耳廓卵圆形,基部呈管状,形似漏斗,耳屏细长;体毛暗褐色;齿式:2.1.3.3/3.1.3.3=38.上述外形和头骨特征与暗褐彩蝠(Kerivoula furva)基本相符;基于COI、Cyt b和Rag2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也支持该批标本为暗褐彩蝠,为该种在西藏和湖北蝙蝠分布的新发现.结合本课题组及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对中国现有彩蝠属物种的分类与分布进行了探讨.早期我国不同兽类名录中广泛使用的哈氏彩蝠(K.hard?wickii),以及原海南、广东和江西报道的泰坦尼亚彩蝠(K.titania)实际上均应修正为暗褐彩蝠;真正的泰坦尼亚彩蝠和克钦彩蝠(K.kachinensis)目前国内仅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我国彩蝠属种类目前有彩蝠(K.picta)、暗褐彩蝠、克钦彩蝠和泰坦尼亚彩蝠4种.

蝙蝠、暗褐彩蝠、新发现、西藏、湖北

44

Q958.1(动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专项项目;西藏重点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边境地区项目

2023-0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4-2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野生动物学报

1000-0127

23-1587/S

44

2023,4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