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引入丹顶鹤野放初期活动范围及变化规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0127.2017.01.005

重引入丹顶鹤野放初期活动范围及变化规律

引用
动物园是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可以为濒危物种重引入项目提供动物来源.2013年11月、12月和2015年1月、3月,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只)和黑龙江林甸自然保护区(2只)共释放16只圈养丹顶鹤.利用卫星定位信号发射器(platform transmitter terminals,PTT)和野外直接观察法进行跟踪监测研究.结果显示,释放后1 a内丹顶鹤在野外的存活率在50.00%~ 68.75%之间;其中9只丹顶鹤放飞后PTT监测时间超过60 d,放飞后的移动距离为(8.95±8.00) km,活动范围(118.14±311.11)km2;4只丹顶鹤的PTT监测时间超过240 d,1只监测时间118 d,这5只个体放飞后的移动距离为(16.69 ±21.82)km,活动范围(418.67±888.74) km2.丹顶鹤野放初期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逐渐增大,放飞后第4个月总体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达到最大,野外释放半年以后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趋于稳定.放归年龄小于1岁的幼鹤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较大,而年龄大于2岁的个体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且年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亲鸟哺育的幼鹤释放后活动能力较大,人工育幼的丹顶鹤则相反,但是差异并不显著(P>0.05).软释放和硬释放对放飞后活动能力影响不大(P>0.05).目前为止,野外研究尚未观察到重引入丹顶鹤与野生个体的繁殖配对现象,也未发现放归个体的迁徙行为.

丹顶鹤、重引入、移动距离、活动范围

38

Q958.12(动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70460;中国动物园协会大熊猫及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金;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研项目

2017-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8-3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野生动物学报

1000-0127

23-1587/S

38

2017,38(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