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历时性传播、共时性传播与中国知识的成长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5110.2022.04.011

知识的历时性传播、共时性传播与中国知识的成长

引用
当今,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中国知识成长的目标诉求,是中国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的当务之急.任何知识的生产和创新都离不开两种知识,即历时性知识和共时性知识.历时性知识是知识成长的历史基础,而共时性知识则是知识成长的生命力所在.不过,知识的历时性传播往往会因各种原因产生知识"遗漏"或被主动抛弃,使历时性知识事实上存在着一个历史淘汰的过程.知识的共时性传播则会在现代政治框架下受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隔离,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政治价值是可以在世界通约的.这也意味着不同的民族、国家无论是民族知识、国家知识都必然有其特殊性和特色性.然而,历时性传播在知识成长中必须克服路径依赖,而共时性传播则要避免自我封闭.另外,知识成长的根本动力在于知识生产者的知识伦理、知识规范,以及在这二者规训之下的社会实践.这三者将助推知识创新,原创性的知识则决定了知识成长的品质.

历时性传播、共时性传播、中国知识、知识成长

54

G20(信息与传播理论)

2022-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93-10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0-5110

53-1003/C

54

2022,54(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