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与东南亚南亚诸国的交往历程与华侨的形成
素有"滇西粮仓"和"华侨之乡"的保山,由于不仅有与东南亚、南亚接壤又相近的区域地理优势,而且还有相似的民族渊源及宗教信仰等认同感,使其境内先民通过"蜀身毒道"很早就沟通了与周边国家的经商往来,互通有无;人员流通,杂居婚配,还使得保山在古代尤其是在民国时期,彰显其商贸集散地、中西文化传播站、交通枢纽、内陆门户之地位.伴随着这种地位的形成,保山也随之逐渐形成一批批新老华侨,他们既积极主动投入到居住国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又不忘祖籍国的家乡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之发展.
保山、商贸、华侨
4
K29(地方史志)
云南省教育厅研究基金课题08B002K
2011-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