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200225
施氮和黄顶菊混植对大喇叭口期玉米DNA甲基化变异的影响
试验设置4种玉米/黄顶菊混植比例,玉米单种(A1)、玉米/黄顶菊2∶1混种(A2)、玉米/黄顶菊4∶3混种(A3)、玉米/黄顶菊1:1混种(A4),4种施氮梯度0(CK)、175(T1)、275(T2)、375 kg/hm2(T3),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研究不同处理下玉米叶片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变异特征.结果 表明,筛选18对引物组合对各处理玉米叶片进行扩增,不同混植比例下各获得754条MSAP条带,在A1、A2、A3和A4混植比例下,对玉米表观遗传多样性贡献率最大的引物组合分别为EmHM21、EkHM17、EdHM21和EhHM17.A1混植比例下的未甲基化条带数、超甲基化条带数和总甲基化带数与其他3种混植比例条带数相比差异显著,4种混植比例下玉米叶片基因组DNA半甲基化和全甲基化条带数差异不显著,总甲基化条带数为79~93条,占比为10.84%~12.33%.与A1混植比例下相应施氮梯度相比,混植比例达到2∶1(A2)且施氮梯度达到175 kg/hm2时,玉米叶片的半甲基化水平、全甲基化水平和总甲基化水平产生显著性差异.
玉米、黄顶菊、施氮梯度、混植密度、DNA甲基化
28
S435.131(病虫害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青年项目
2020-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6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