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2.06.015
两种不同长度角膜缘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影响的对比
背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切口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角膜手术源性散光已经被众多研究所证实,影响因素包括切口的长度、位置和形态等,但关于2.2 mm、3.0mm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引起的手术源性散光,尤其是引起的角膜后表面散光变化的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 目的 对比经2.2 mm、3.0mm角膜缘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引起的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手术源性散光( SIA)值、总的SIA值及其变化.方法 将白内障患者47例71眼分成2.2mm切口组和3.0 mm切口组2个组,分别在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轴位做2.2 mm、3.0 mm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应用Pentacam系统测量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曲率及中央角膜厚度.根据角膜前表面平坦轴和陡轴方向的曲率半径及角膜前表面所在的空气和角膜本身的屈光指数计算角膜前表面散光值,以同样的方法计算角膜后表面的散光值,根据所得的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散光值,应用矢量法得出角膜总散光.使用Jaffe/Clayman分析法分别计算2个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SIA值和总SIA值,比较术后上述各时间点2个组间及2个组内SIA值的差别.结果 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2.2mm切口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平均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SIA值及总SIA值均低于3.0mm切口组,不同时间点组间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表面:P=0.290;后表面:P=0.740;总SIA:P=0.434).2个组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散光值均明显低于术后1d和术后1周的散光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 mm切口组:P=0.020、0.036;3.0 mm切口组:P=0.006、0.023).术后1d时2.2mm切口组和3.0mm切口组术后角膜后表面散光值分别为(0.70±0.43)D和(0.75±0.54)D,而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散光值均逐渐减少,与术后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mm切口组:均P=0.001;3.0 mm切口组:P=O.028、0.044、0.032).2个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总SIA值均明显低于术后1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mm切口组:P=0.015、0.002、0.002;3.0mm切口组:P=O.049、0.007、0.016).结论 2.2mm和3.0 mm角膜缘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相比,前者SIA值相对较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各个时间点的比较发现,角膜总的SIA值和后表面SIA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与角膜前表面SIA值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
超声乳化、手术源性散光、角膜缘切口
30
R77(眼科学)
2012-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4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