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即道 ——《天工开物》之造物思想
《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工艺文献,记述了三十多个部门的农业、手工业生产过程,与造物有关或属于造物范围的有:农用工具(乃粒、精粹),衣料染织(乃服、彰施),金属铸锻(五金、冶铸、锤锻、佳兵),陶瓷砖瓦(陶埏),造纸(杀青、丹青),交通工具(舟车),珠宝琉璃(珠玉).造物包含"技术"层面及形制层面,"技术"隐藏于形制的幕后,形制是"技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手工造物阶段,器物的制作往往表现为对原有形制的仿制及技艺的传承,手工技艺及经验可能包含比它本身更多的内涵.《天工开物》延续《考工记》中"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造物思想,注重天、地、人、物的整体和谐的造物观.著者宋应星受"阳明心学"的影响,注重人的造物主体地位,强调造物的人伦日用.自明代中后期以后,"阳明心学"使得社会生活观念向世俗化转变,如李贽就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宋儒高深玄远的"道"就是人伦物理,拉近了造物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明代造物突破汉唐以来造物森严的等级规范,逐渐走向世俗化,开始关注下层民众百姓生活所需.晚明时期泰州学派的代表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对社会生产实践产生很大影响,认为"符合百姓生产与生活需要的,即为道,反之,则为异端.""道"就蕴藏在百姓日用事物中.宋应星提出"效于日用",认为工艺造物最基本的目的是满足广大百姓日用所需.《天工开物》所蕴藏地注重日用的造物价值观是晚明文化思潮的表现,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本论文为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天工开物》造物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8YS30
2021-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