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9802.2006.06.03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循证医学评价
@@ 1引言
1977年,Gruentzig成功研制了一种能在冠状动脉内进行扩张的球囊导管,并在临床上首先应用经皮穿刺法,将球囊导管送入冠状动脉内,成功地扩张了狭窄的冠状动脉,解除了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从而开创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新时代.近30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在PTCA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和斑块消蚀术(包括斑块旋切术和旋磨术、激光血管成形术)等新技术,特别是药物涂层支架的诞生显著降低了介入治疗的难题即再狭窄的发生率,也是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所取得的一个突破性进展.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核心技术,两者相辅相成,冠状动脉支架术大多需在术前行PTCA,冠状动脉支架术可降低PTCA术后即刻严重并发症(冠状动脉撕裂或闭塞)和再狭窄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而其它新的介入技术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作为PTCA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辅助治疗.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37
R5(内科学)
2006-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