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控制的心脏康复模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储备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控制的心脏康复模式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治疗的96例CA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剔除随访资料不全4例,最终纳入44例;观察组纳入48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给予传统心脏康复模式管理,观察者患者PCI术后给予基于目标控制的心脏康复模式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采用CAHD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估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别于出院时及干预24周后,采用6 min步行试验(6 MWT)评估2组患者运动能力,根据美国胸科协会/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制定的心肺运动试验指南完成心肺运动试验并记录峰值摄氧量(VO2 peak)、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O2 peak%)、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等心脏储备功能指标,记录PCI术后24周内2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运动能力、心脏储备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嗜好、症状、情绪认知、疾病知识、日常生活、急救、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24周后不良嗜好、症状、情绪认知、疾病知识、日常生活、急救、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24周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嗜好、症状、情绪认知、疾病知识、日常生活、急救、治疗依从性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LVEDV、LVESV、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24周后LVEF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LVEDV、LVESV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后,观察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LVEDV、LVE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24周后6MWT显著高于出院时(P<0.05);干预24周后,观察组患者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VO2 peak、VO2 peak%、VE/V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24周后VO2peak、VO2peak%显著高于出院时(P<0.05),VE/VCO2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后,观察组患者VO2 peak、VO2 peak%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VE/V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3例,心绞痛常2例,心力衰竭2例,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5.91%(7/44);观察组患者仅发生恶性心律失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08%(1/48);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923,P<0.05).结论 基于目标控制的心脏康复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PCI术后CAHD患者心功能,有效改善心脏储备功能及运动能力,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对PCI术后CAHD患者康复有显著效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康复;目标控制;心脏储备功能;运动能力
38
R541.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8年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8020865
2021-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7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