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节律紊乱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研究睡眠节律紊乱对大鼠记忆能力、海马超微结构、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及机制,评价非创伤性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弱光组和强光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自然光照.弱光组和强光组大鼠均给予12 h自然光照、12 h人工光照的24h持续光照,其中自然光照时间为7:00至19:00,人工光照时间为19:00至次日7:00,分别用25 W和40W白炽灯泡悬于鼠笼中央正上方,弱光组大鼠人工光照强度为4001x,强光组大鼠人工光照强度为800 lx,弱光组和强光组大鼠分别光照30 d.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海马Aβ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弱光组和强光组大鼠寻台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大鼠海马组织Aβ含量显著增高(P<0.05),海马组织PHF-1抗体和tau-1抗体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显著增强(P<0.05),而弱光组与强光组大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正常;弱光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脊断裂,结构紊乱,神经突触密度降低,突触膜增厚,突触间隙不清,突触小泡数量减少;强光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核变性,线粒体结构模糊,数量减少,突触未见减少,但囊泡显著减少.结论 睡眠节律紊乱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是进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睡眠节律紊乱、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超微结构、Morris水迷宫
32
R741(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4B310003;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304092
2015-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1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