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和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评价MRI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68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最终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分析MRI表现.结果 MRI平扫显示68例患者肿瘤病灶T1WI上有低、中、高3种不同表现,其中高26例,中21例,低21例.主瘤周围常有单个或多个结节影,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强化,52例瘤体动脉期有明显强化,为不均匀、分房状强化.门脉期肝实质强化达到峰值期,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信号已经下降,即“快进快出”.对于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 cm或2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 cm的患者,MRI平扫均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1为高信号,且均呈混浊性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快进快出”的混浊信号.对于直径≥3 cm的肝癌,动脉期病灶密度呈混浊性增高,门脉期密度下降呈混杂低密度,平衡期病灶呈更低的混杂密度,同时看到病变区明显的肝血管床破坏.结论 MRI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包膜、子灶及血管受侵情况,对显示子瘤和瘤栓有一定的价值,当患者特别是乙肝患者出现肝区疼痛、肝大、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表现时,应及时进行MRI扫描确诊,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原发性肝癌、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
28
R445.2(诊断学)
2011-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91-492,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