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462X.2021.04.006
宋初儒学"心性论"转向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智圆、晁迥《中庸》新释的意义
宋学作为儒学融合佛教实现再生性创新的产物,是当前中国民族文化建设不可多得的蓝本.通过对宋学起源的考察,不仅能深化对宋学内涵与发展过程的认识与理解,更能够为当前中华文化汲取输入外来文化提供经验参考.然而,目前学界关于宋学起源问题的研究,忽略了佛教一方于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智圆、晁迥二人之为"宋学先觉者"的身份,尚未在学界获得如韩、李以及"宋初三先生"一般的广泛认同.但事实上,两人的《中庸》诠释学成果构成了儒学"心性论"转向的一个重要环节.智圆、晁迥分别从本体、工夫两个层面丰富、发展儒家原始范畴内涵的尝试,不仅促进了宋初《中庸》升格运动的发展,更为"北宋四子"建立儒家心性论系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中庸》、中国传统哲学、宋学、"工夫"、"心性论"
B2(中国哲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比较与汇通研究"16ZDA097
2021-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