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3个感染期、转归、治疗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0074.2001.02.062

病毒性心肌炎的3个感染期、转归、治疗

引用
@@各种病毒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均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VMC),其中肠道病毒(EV)和柯 萨奇B3病毒(CVB 3)是引起VMC最常见的感染因子,在急性病毒感染期大约有5%的人群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心 肌炎性病变。VMC的感染过程因人而异,可有3个期:即病毒感染早期、病毒感染后期、病毒 持续感染期。 1 病毒感染早期   病毒感染后第1周嗜心肌病毒直接溶解、损伤心肌细胞,病毒在心肌细胞内大量复制 。动物试验证明:大鼠心肌感染病毒后2~5天内心肌细胞搏动逐渐减慢以至停止搏 动,细胞变圆、团缩崩解;感染后48小时心肌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释放明显增 加;电镜下见肌纤维排列不规则,细胞畸变,线粒体肿胀、嵴不清,膜破裂,内容物外溢等 超微结 构损伤;心肌电生理异常。Chow等[1]发现:CVB3感染小鼠2天有单个或多个心肌 细胞空泡变性;3~5天病变细胞明显增加,收缩带凝固性坏死;6~8天单核细胞浸润以至于 出现心肌 坏死等典型心肌炎病理改变。大体解剖,心肌炎病变比较广泛者,心肌非常松驰,呈灰色或 黄色,心腔扩张,心包渗液,心内膜、心瓣膜赘生物形成或溃疡性变化。

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期、病毒感染、心肌细胞、感染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心瓣膜赘生物、病变、线粒体肿胀、乳酸脱氢酶、凝固性坏死、直接溶解、心包渗液、纤维排列、细胞浸润、天冬氨酸、损伤、生理异常、空泡变性、感染因子

10

R542.2+1(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91-19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1008-0074

35-1193/R

10

2001,10(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