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6213.2016.01.03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引用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以透明血栓广泛分布于全身小血管中致使小血管阻塞为其典型病理变化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亚型,为临床少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极高。 Moschcowitz在1924年首先报道了此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损害和发热,称为“五联征”,仅有前三项为“三联征”,病死率极高。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100万,中国尚无确切的统计学资料,随着对该病认识程度进一步深入,诊断率的提高,继发于药物或者其他疾病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约为2~8/100万[1]。由于该病发病时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以及其病程进展迅速,常常造成临床医生的误诊和漏诊导致延误病情,因此,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对一个疾病认知的加强,了解它的发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抗体

R558(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2016-03-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8-1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血栓与止血学

1009-6213

44-1513/R

201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