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审美视角与六朝文学之“江南”意象的历史生成
“江南”之所以成为一个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具足、并被广泛接受的特定概念,除了其突出的经济文化地位外,更是历代文人对于“江南”不断文学化、意象化的结果.先秦以来的进贡制度凸现了中原权力中心对于各地方物的觊觎与索取,使得江南方物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此为“江南”之成为“江南意象”的历史前提.随着江南方物不断进入文献视野,在文学领域出现了江南方物的意象化.六朝时期,前后两次南方文人入北的空间移动,不断凸显与强化了“江南”审美视角,美学范畴的“江南”意象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审美姿态从被动审美变为主动审美;二是审美对象从方物逐步转向山水.引发文化中心南移的晋室南渡,乃是江南意象发展演变的重要分野,它为后者带来了美学姿态和文化心理的双重变换.江南审美视角的不断强化与“江南认同”的渐趋成型,是江南意象历史生成的决定性因素.
地域审美视角、六朝文学、江南意象、历史生成
48
I206
2016-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