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者反应批评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论读者反应批评

引用
研究读者接受与研究读者反应是相近的,这大约便是汤普金斯将之混为一谈的原因.由于她编辑的《读者反应批评》选本具有很大影响,她就将这一混淆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了开来,读者反应批评被普遍视为是接受美学在美国的一个分支,或是美国版的接受美学.其实,从总体上说,接受美学是现象学、存在哲学的一种运用,具有浓厚的德国哲学色彩.读者反应批评则不具备一个哲学渊源,它的来源一是新批评派,一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阅读本文引起的读者的不断变化的心理反应是它进行分析的主要内容.其代表人物费什探寻具有普遍性的反应的逻辑与结构,并构想出具有句法与语义两种能力的有知识的读者;霍兰德则提出了一个由防护一幻想—转化三阶段组成的阅读反应模式.而最终结果都是文学作品本身的失落.不应忽视的是,读者反应批评的兴起,表明新批评摒弃文学外部因素、只主张对纯文本作研究的意见,在理论上已是明日黄花.一种泛文本的主张正在抬头,文学重又接纳外部因素,作者的研究重获承认,文本不再具有固定的实体性.

读者反应批评、阅读反应、新批评、精神分析学说

46

I0(文学理论)

2014-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5-14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学术月刊

0439-8041

31-1096/C

46

2014,46(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