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头偿目"与"踌躇之路"——鲁迅与卡夫卡话语世界比较
在鲁迅与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中,"但是"、"然而"等反意连词的使用都极为频繁,这种表达上的特点与克尔凯郭尔的"反思性的悲伤"的概念深为契合.不同的是,鲁迅的话语世界有着血气充盈的"在场"感,显得血性十足,迅疾、直接、凝聚,同时也存在着高度悖论化的倾向;而卡夫卡的话语世界却是一派简洁而又神秘的"延宕"感.这种话语风格的不同源于两人价值观选择上的歧出,"以头偿目"与"踌躇之路"是对这两种价值观的最好概括.所谓"以头偿目",是指鲁迅拒绝接受任何虚设的价值高标("上帝"之类),执著于现在,把自我的生命本身作为自己反抗绝望与虚无的养料;所谓"踌躇之路",是指卡夫卡拒绝了走向信仰的行动尝试,在写作中高度抽离具体的历史感,留连于令人惊异的细致描写,努力将绝望感本身延宕成为异样的文本世界.
在场、延宕、以头偿目、踌躇之路
42
I206.7
2010-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