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功能及其进一步改革
中国经济转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有企业始终保持一定的比重.改革前期,国有企业曾经为中国经济成功转轨作出自己的贡献,承担了中国经济转轨的成本,但同时它们也获得了各类金融资源的支持.20世纪90年代,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推进了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剥离了国企的社会负担,国企与其他多种产权安排企业并存的局面在中国形成.2000年之后,在”抓大放小”的战略下,国有企业开始退出竞争性领域,其垄断程度不断上升,垄断利润大幅增长,造成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并导致中国经济内外结构非均衡.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巨大社保资金缺口和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等诸多挑战,已经对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必须认真鉴别不同类型的国企,对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企,或通过政府规制,使它们的目标函数从追求”保值增值”转变为追求全民福利最大;或通过打破垄断,使民营企业进入该产业,提高效率.对于竞争领域的国企,进一步界定产权与增强激励,但同时必须将其获得的利润上缴国库,明确国有资产所得的用途,以提高全民福利水平.
国企垄断、结构失衡、倒逼机制、要素市场
42
F421(中国工业经济)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7JZD0023
2010-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