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情与玄机:司马迁之狱的背后(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隐情与玄机:司马迁之狱的背后(下)

引用
尽管司马迁下狱前后这段历史人们只能看到司马迁的自叙,全然不见那些在廷议中声讨李陵投降匈奴的群臣言论以及汉武帝的话语,但由此还是可以感觉到,司马迁在廷议中犯了一个策略上的错误,即把自己置于明哲保身官僚的对立面、并批评汉武帝决策不当从而遭群起攻之,最终陷于孤立无援.在汉人的政法话语中,”诬罔”或”诬上”可以包含和指称许多相当不同的内容和行为.对司马迁的处置程序是:汉武帝定罪,大臣附议,法吏量刑.最终量刑的结果肯定有汉武帝施加的因素,但具体到腐刑却并非出自汉武帝示意,而是狱吏所为.在司马迁一案上,汉武帝除了刚愎自用外,唯一可以被指责的是他没有法外施恩.腐刑具有某种皇恩性质,并非完全基于”自由意志”.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帝制社会第一个奢侈豪华的时代,司马迁虽算不上是”家贫”,但以其当时的财力也确实出不起这笔买命钱.汉时的中书令颇类似于先秦内史,司马迁受刑后不久由太史令转任中书令便是由记事系列转入政务系列,这实际上属于史官分化的一种新形式.

司马迁案、家产、史官

40

K205;K234.1(通史)

2009-0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25-13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学术月刊

0439-8041

31-1096

40

2008,40(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