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7326.2017.08.006
清末纪年之争中的世界惯例与民族立场
康有为基于早年的理想思考首倡孔子纪年,其后经梁启超等人的倡导,促使思想界关注纪年问题,拉开了清末的纪年之争.各争论者的主张看似差别甚大,但都受益于世界纪年惯例使用划一纪年及纪元具有民族象征性的启示.他们主张迎合划]一纪年的趋势,但拒绝采用西方纪年,主张立足于传统历史文化来重建新的纪年方式,分歧在于加载给纪年的象征意义不同.康有为的孔子纪年偏重于文化意义,梁启超的孔子纪年既关注文化又关注政治,钱玄同的“共和”纪年偏重于史籍记载的可靠性,革命派的黄帝纪年则偏重于汉民族主义象征.就大多数争论者都持民族立场而言,纪年之争体现了传统纪年制度向近代的转换.
清末、纪年、世界惯例、民族立场
B25(近代哲学(1840~1918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15YJC720018;广州市软科学项目“西学东渐与广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广州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资助
2017-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