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发展过程略论——“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之十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7326.2016.02.021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发展过程略论——“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之十三

引用
“五四”及其以后时期的新文艺运动呈现为这样一个发展轨迹:从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在革命文学的理论提倡与创作实践中,社会学模式被移植过来,并愈益政治化,最终形成社会政治学模式.这一模式在40年代初期已经完全确立.社会学模式向社会政治学模式的演化,因文体特征的不同,其演化的途径与表现的形式并不相同.在散文领域,这一演化体现为“言志”与“载道”优势地位的掉转;在新诗领域,以歌谣体的兴起为标志的大众化运动及其向着民族化方向的发展,是其具体的演化途径;在小说领域,观念与写实关系的变动,是这一过程的体现;而在戏剧领域,戏剧改革的路线为京剧革命的路线所取替,样板戏及其创作原则之向着包括电影在内的整个戏剧领域的覆盖,则是这一模式形成并膨胀的历程.政治需要,特别是政治权力对于文艺问题的驱动,乃是社会政治学模式运行的内在机制.“形散神不散”论、“小我化入大我”论、“更典型”论及“三突出”创作原则,是社会政治学模式下的创作论.在社会政治学模式下,文艺批评有一条规律,便是它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上纲分析有愈趋激烈的倾向;而强调本质论、热衷于主题分析、上升到原则高度给对方定罪,则是当时文艺批评的一些特点.新时期各种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别都面临着摆脱社会政治学模式的任务,并由此而展开了新的面貌.

进化论文艺观、社会学模式、社会政治学模式、创作论、批评论

I10

2016-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46-15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学术研究

1000-7326

44-1070/C

2016,(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