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8284.2017.01.039
马尔库什的语言范式理论及其文化现代性批判
匡存玖在《中外文化与文论》第33辑撰文指出,20世纪80年代,马尔库什采用“范式”概念概括了20世纪哲学思潮的总体研究策略,把20世纪以波普尔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哲学、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人类学、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解释学集中解释为一种总体上的“语言范式”研究。虽然这些哲学思潮和理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在马尔库什看来,它们有共同的出发点和理论目标,即通过语言范式来建立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客观性及其社会关系的理论,它们都把语言视为人类存在的真实基础,并通过语言模式类比来理解和建构人与世界、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基于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现代性批判立场,马尔库什批判性地认为,波普尔的知识理论更像是属于实证主义范畴的一种纯粹语言理论范式,而维特根斯坦、列维-斯特劳斯和伽达默尔的研究属于解释学范围,他们对理论与实践、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的理解,均诉诸相同的语言范式研究,只是采取了不同的价值符号研究而已,但最终都走向了文化比较研究。马尔库什同时也批判性地指出,语言范式存在一个根本性的理论困境或缺陷,那就是无法真正揭示社会历史变革的因果机制。面对这种理论困境和缺陷,马尔库什提出用另外一种理论范式即生产范式来批判处理语言范式中的有关矛盾和问题。但他也强调,生产范式和语言范式同为当代哲学思潮中不可或缺的两种理论视角与研究策略之一,是现代性文化景观及其文化多样性的积极体现。应该说,马尔库什对语言范式和生产范式的批判,集中反映了他从70年代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关注乌托邦式的宏大叙事研究,逐渐向关注后现代文化现代性与多样性批判研究的转变历程,是他在哲学研究方面转向文化研究的关键一环。
现代性批判、文化现代性、范式理论、马尔库什、语言范式
B089.1;B515;A81
2017-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