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史”与“概念史”研究辨析--从唯物史观的微观解读到哲学范式的文化转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8284.2017.01.005

“精神史”与“概念史”研究辨析--从唯物史观的微观解读到哲学范式的文化转向

引用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仅是抽象概念的辩证逻辑体系同具体人类历史的统一,更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革命性反思。但在以物质生产理论为基本座架的传统哲学语境中,为马克思所指认的历史现实却止步于宏观且空洞的概述。事实上,对历史本身的解读必须根植于构成历史文本的人类日常生活及文化图景。而文化图景,乃是反映特定时代风貌的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人类精神成果的有机集合。鉴于此,哲学既要在自身的叙事中实现概念思辨与现实批判的颠倒,又要借助不同人文学科间话语的互动,在社会总体性的文化背景下完成微观层面的“精神史”分析。如此一来,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就具象化为“精神史”与“概念史”的统一。当唯物史观的批判对象从抽象的“概念史”经由笼统的“人类史”而深入到具体的“精神史”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从狭义的哲学独白跃迁至广义的学缘性对话,从而实现了微观批判范式的转向。

精神史、概念史、日常生活、微观范式、文化批判

B036(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布达佩斯学派的文化-政治哲学批判研究”2016T9044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克尔凯郭尔辩证思想与马克思辩证法比较研究”2015M580417;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大卫·哈维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哲学思想研究”16HQ002

2017-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6-3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学术交流

1000-8284

23-1048/C

2017,(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