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8284.2005.04.039
德国文学浪漫派的哲学旨趣--以诺瓦利斯、荷尔德林的作品为例
康德所言的抽象的纯粹道德意义上的"自我",经费希特理性与思辨的加工后,上升为本体论意义的意志.这种将自我、宗教信仰、一种绝对化的精神存在状态作为哲学旨趣的倾向,很快就影响了文学浪漫派的主要旗手.诺瓦利斯对于黑夜和死亡的关注,对于信仰和无限的执著,对于意象"蓝花"的阐释,荷尔德林冷静激情中沉淀的忧郁的"还乡情结"和其对神性的敬畏与渴求,在其思维的逻辑线条背后都有费希特等哲学家对于生、自我、信仰等核心范畴的基本思路.
浪漫派、哲学、诺瓦利斯、荷尔德林
I516.064
2005-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7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