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五行》核心内容及思想性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1698.2014.06.004

简帛《五行》核心内容及思想性质

引用
《五行》是由孔门后学所编认识论文献.仁、义、礼、知、圣是构成人的精神品质的五种要素,作为解释体系的仁、义、礼、知、圣是高度概括的,带有举例的性质.主要观点:1.“仁型于内谓之惠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所谓“惠之行”是指具“型”于内,施行于外,有如画家画竹,胸有成竹,则笔下之竹栩栩如生.所谓“不型于内谓之行”是指未具“型”于内(尚未在心中建立起对于客观外界的理性认识)而施行于外,有如初学者画竹,胸中无竹,临时模仿,则笔下之竹了无生气.2.“惠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惠,天道也”,善指向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学得好即为“善”;德则指向经继承而有创造发明,人群中优秀者原创性的正确认识具有与天道相通的品格.必须指出,作为认识意义的“惠”不能直接等同于形上之“天道”.3.学者或认为《五行》中“闻见是人的感觉,聪明是人的能力,圣知是人的知识”,是可以接受的意见.4.“金声而玉振之”,金、玉皆状声之美者,辨别出外界“金声”要求主体有相应的知识准备,“玉振之”是指主体容纳客体之“金声”并作出超越“金声”的“玉振”.有如人皆识新疆民歌金声之善,“有与始,有与终也”;而王洛宾以其音乐天赋由原曲谱出新声,此所谓“有与始,无与终也”.5.《五行》“形于内”、“闻而知之”、“圣之思也清”等文例中的“圣”须经忧、知、悦、安、乐而“惠”,不同于《中庸》“不思而得”之“圣人”.《五行》之“圣”应放在知识论的范围内来理解.

五行、型、惠之行、知识

R74;R22

2015-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39-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学术界

1002-1698

34-1004/C

2014,(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