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寓言”:英培安、希尼尔现代诗中的认同抒写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抒情的寓言”:英培安、希尼尔现代诗中的认同抒写

引用
引言:理解“现代认同”<br>  1960年代,新加坡华文现代诗异军突起,其精致微妙的抒情技艺为人乐道。当然,在现实主义的话语霸权下,新华现代诗亦因其复杂晦涩的前卫美学,饱受质疑和批判。英培安(1947—)与希尼尔(谢惠平,1957—)乃新华现代诗的中坚,二人的文学才华颇获学界好评。相关论著把焦点放置在他们对文学性的创新实验上,可不难理解。因为长期以来,抒情诗被认为是表现个人情绪、主观体验甚至神秘幻想的绝佳体裁。b不过,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1903—1969)认为,抒情诗表面上是个人情绪与主观体验的载体,但在艺术社会学的视野下,却是社会总体性的反映和对于现代世界不言自明的批评。后来,德曼(Paul de Man,1919—1983)亦深刻指出,较之于其他文类,抒情诗更能见证现代性的历史变迁 a。因此,我们有必要超越英美新批评的模式,去检讨抒情诗与种族、国族、族裔、阶级、性别、文化认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联。

寓言、抒情诗、现代诗、主观体验、个人情绪、英美新批评、艺术社会学、现实主义、文学才华、文化认同、历史变迁、话语霸权、创新实验、总体性、新加坡、现代性、文学性、阿多诺、种族、载体

I20;J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Start-Up Grant项目Historical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A Critical Inquiry into Chinese Singaporean and Malaysian Literature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M4081260.100。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2页

178-21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新诗评论

978-7-301-19913-8/I?2424

201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