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421158-20210118-00030
儿童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3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2例;手术时的中位年龄为12岁(6~17岁)。分析手术方式、病变类型、原位甲状旁腺保留数(parathyroid glands remaining
in situ,PGRIS)评分、围术期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等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病理改变为滤泡/乳头状甲状腺癌81.1%(30/37),结节性甲状腺肿13.5 %(5/37),Graves病5.4%(2/37)。32.4%(12/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淋巴结清扫,16.2 %(6/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10.8%(4/37)的患儿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40.5%(15/37)的标本中发现≥1个甲状旁腺腺体。29.7%(11/37)术后24 h内出现低钙血症,16.2%(6/37)出现低钙血症的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PGRIS评分、甲状腺最大径、术后2 h的PTH、术后24 h的PTH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6个月后血钙和PTH均恢复正常。结论:儿童全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且均在术后24 h内发生。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PGRIS评分低和术后2 h的PTH降低是术后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术后2 h监测PTH可帮助预测低钙血症的发生。
甲状腺切除术、低钙血症、儿童
43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