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对先天性重症膈疝诊治疗效10年评估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3-3006.2020.01.003

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对先天性重症膈疝诊治疗效10年评估

引用
目的 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实施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产前-产时-产后-随访程序化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10年经验,评估MDT诊疗模式对先天性重症膈疝的诊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诊治的产前诊断CDH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明确诊断时孕周、娩出孕周、Apgar评分、膈疝类型、出生体重、肝脏位置、血气分析指标、手术方式、呼吸机维持时间和住院周期等.将152例产前诊断为膈疝的患儿纳入分析,其中男80例,女72例,左侧膈疝120例,右侧膈疝32例.将2001年1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产前诊断膈疝病例作为非MDT组;2008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产前诊断膈疝病例作为MDT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非MDT组8例,MDT组144例.MDT组患儿均采取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包括产前管理(产前诊断、评估与产前咨询)、产时管理(分娩及抢救)、产后管理及围手术期综合管理.结果 非MDT组8例,MDT组144例.13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非MDT组8人均行经腹开放手术;MDT组患儿中,17例因出生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而未行手术治疗,127例行手术治疗,66例经腹开放手术,61例为胸腔镜手术.与非MDT组患儿相比,MDT组患儿手术时间延后(4.8±2.3比1.1±0).4)d,胸腔镜辅助手术比例较大(0比48.0%),且治愈率提高(75.0%比37.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出生体重、膈疝类型、膈肌缺损大小分级等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MDT诊疗模式管理CDH患儿,使CDH的诊断和治疗形成无缝连接,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疝、横膈、多学科治疗、诊疗模式、预后

4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提升计划”课题JQ201708Enhanced Capability of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in Clinical Researches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JQ201708

2020-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1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0253-3006

42-1158/R

41

2020,4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