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细胞在先天性巨结肠各表型中的分布及其作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3-3006.2014.07.005

肥大细胞在先天性巨结肠各表型中的分布及其作用

引用
目的 探讨肥大细胞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各表型中的分布差异,进而研究肥大细胞在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HD根治术患儿的狭窄段和扩张段肠壁石蜡标本23例.根据病史资料,将其分为常见型12例,长段型6例,全结肠型5例.同时,选取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行造瘘术患儿的肠壁石蜡标本13例作为对照组.肥大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并统计HD各表型组及对照组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中肥大细胞的数量.结果 常见型组、长段型组及全结肠型组的狭窄段黏膜层肥大细胞数量(分别为34.5±7.2、42.6±11.1、54.0±4.6)和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数量(分别为21.8±6.1、27.0±6.5、37.2±12.9)均多于自身扩张段及对照组黏膜层肥大细胞数量(分别为24.3±8.3、24.9±8.9、25.4±9.5、25.7±11.1)和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数量(分别为13.8±5.3、14.9±6.9、13.6±6.6、13.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常见型组、长段型组和全结肠型组的狭窄段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肥大细胞数量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各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数量存在差异(P<0.05).许多肥大细胞存在明显的脱颗粒现象.结论 肥大细胞在HD各表型中的分布是有差异的,这也说明肥大细胞可能在H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先天性巨结肠、肥大细胞、发病机制

35

上海市科委样本库建设平台12DZ229500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985工程”三期样本库项目

2014-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95-49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0253-3006

42-1158/R

35

2014,35(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