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殷与从周:威仪修养视域下的孔子身世与心路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718/j.cnki.xdsk.2019.05.005

继殷与从周:威仪修养视域下的孔子身世与心路

引用
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最深内核,同时也是他生命最高追求的一体两面.落实于个人修养,这“一体两面”又可具身化为外表的“容仪”与内心的“爱人”,合而言之即春秋君子所普遍追求的“威仪”人格.可以说正是因为继承与提升了前代君子的“威仪观”,才成就了孔子的思想与人格.而拥有儒家乃至中华文明至高人格象征的孔子却明言自己并非生而为圣,他经历过贫穷、卑贱的童年,也有过迷狂于族群主义的青年,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权力孜孜以求的中年,这些都是他生命境界提升之路上不可逃避的局限与障碍,他都一一克服.在“五十而知天命”的蜕变之后,他同时兼具的“殷商遗民”与“鲁国子民”的两种身份最终达成和解;在此基础上,他以身作则,完美地使殷、周两种文明相互交融.不仅如此,他还在关乎人的本质层面,在紧紧把握“三代”文明最深脉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不可与鸟兽群”“九夷可以为君子”的人类情怀与“天下”意识.总之,从“威仪”视域出发,不仅可以鲜活地还原孔子的生命历程,使我们重新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更能从其人类情怀与“天下”的意识中,隐约看到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威仪、殷遗民、人类情怀、天下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

45

B222.2(先秦哲学(~前220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威仪三千:古典儒学身体政治哲学研究”18FZX036;项目负责人:石超

2019-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2-5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73-9841

50-1188/C

45

2019,4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