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效果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718/j.cnki.xdzk.2021.03.004

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效果研究

引用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脏器脱垂患者盆底结构参数及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期间重庆市妇幼保健院86例产后盆底脏器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盆底肌肉锻炼组)和观察组(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分级、盆底结构参数及盆底肌力.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OP-Q分级、盆底结构参数及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及8周两组上述方面均持续改善,观察组POP-Q 0级、Ⅰ~Ⅱ级及Ⅲ~Ⅳ级者占比分别为19例(44.19%)、21例(48.84%)、3例(6.98%)及29例(67.44%)、13例(30.23%)、1例(2.33%);盆底结构参数尿道旋转角(UR,urethral rotation)、膀胱颈距耻骨联合的移动度(BND,bladder neck descent)及尿道倾斜角(UI,urethral inclination)分别为(47.51±3.79)°,(18.26±1.78)mm,(5.59±0.91)°及(40.23±3.63)°,(13.63±1.63)mm,(1.98±0.33)°;盆底Ⅰ类及Ⅱ类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8.84%,18.61%及39.53%,13.95%,上述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产后盆底脏器脱垂患者的盆底结构参数及盆底肌力,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盆底结构参数、盆底肌力

43

R169(个人卫生)

重庆市科委科技攻关计划cstc2018jcyjAX0309

2021-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4-2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3-9868

50-1189/N

43

2021,43(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