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赤斑沫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3-9868.2001.02.019

稻赤斑沫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引用
稻赤斑沫蝉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在重庆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一年四季土壤中都有虫卵,5月~9月是若虫期,6月~11月为成虫期,6月下旬~8月为成虫盛发期,6月~8月为产卵期。卵和若虫以稻田为中心呈扇形分布,距田边30m~50m范围的旱地作物根系层最多。若虫5龄,形态特征区分明显,各龄总历期19天~41天,平均274.7天;1~2龄若虫60%~80%分布在土中15cm~20cm范围内,3~4龄若虫75%~85%在土中5cm~15cm内,高龄若虫90%~95%分布在近地5cm~7cm范围内。饲养发现,1~3龄若虫向上移动的频率很快,从薯根上每隔2天~5天迁移1次,达1cm~3cm;7天~9天可迁移到苕茎叶上去;4~5龄常固定在一处,如不受惊动很少转移。成虫羽化后7天~15天、平均11.9天于上午9~11时、下午14~18时交配频繁,持续交配2h~4h;交尾后3天~8天、平均5.7天左右在有缝隙的土表产卵,散产,每处3~5粒,平均单雌产卵量200粒左右。成虫寿命11天~41天,平均19.2天,雌虫稍长。

稻赤斑沫蝉、生物学、生态学、历期、产卵、寿命

23

S435.112+.9;Q969.36+1.9(病虫害及其防治)

重庆市科委科研项目渝科委计199918号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56-15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000-2642

50-1047/S

23

2001,23(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